西泠印社
xī líng yìn shè
ㄒㄧ ㄌㄧㄥˊ ㄧㄣˋ ㄕㄜ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西泠印社
中国研究篆刻的学术团体。1904年由丁仁、王禔、叶为铭、吴隐等创办于浙江·杭州·孤山因地近西泠而命名。研究印学,颇具声誉。1978年10月经国家出版局批准正式列为出版单位。主要承担碑帖、印谱、画册和有关这方面论著的编辑出版任务。
引证解释
中国 研究篆刻的学术团体。1904年由 丁仁、王禔、叶为铭、吴隐 等创办于 浙江 杭州 孤山因地近 西泠 而命名。研究印学颇具声誉。1978年10月,经国家出版局批准正式列为出版单位。主要承担碑帖、印谱、画册和有关这方面论著的编辑出版任务。
网络解释
西泠印社 (著名金石篆刻研究学术社团)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1961年印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西泠印社被国家批准为正式出版单位。1999年,由西泠印社筹建的中国印学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西
拼音 xī 部首 西 总笔画 6①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例如~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②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例如~学。~画。~餐。~医。③姓。 -
泠
拼音 líng 部首 氵 总笔画 8①清凉。例如~风。~~(a.形容清凉;b.形容声音清越)。②姓。③古同“零”,凋零。 -
印
拼音 yìn 部首 卩 总笔画 5①图章,戳记。例如~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②痕迹。例如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③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例如~刷。排~。~制。~发( fā )。④彼此符合。例如~证。心心相~。⑤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例如~象。⑥姓。 -
社
拼音 shè 部首 礻 总笔画 7①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例如春~。秋~。~日。~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②团体或机构。例如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