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庸
xiăn yōng
ㄒㄧㄢˇ ㄩㄥ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显庸
显明;显着。庸通“融”。
明显的功劳。
犹显用。
引证解释
显明;显著。庸通“融”。
引《国语·周语中》:“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
俞樾 《群经平议·春秋外传国语一》:“显明也,庸,读为融。 《郑语》‘命之曰祝融。’ 韦 解曰:‘融明也。’下文:‘穀洛鬭章,显融昭明。’彼作融者正字,此作庸者,叚字。”
清•侯方域 《豫省试策二》:“今皇帝创制显庸运世以礼。”明显的功劳。
引《新唐书·韩愈传》:“东巡 泰山奏功皇天,具著显庸,明示得意使永永年服我成烈。”
犹显用。
引明•李东阳 《寿冢宰尹公序》:“然早仕者多不至显庸晚达者不能无日暮途远之嘆。”
网络解释
显庸
显庸,汉语词汇。
拼音 xiǎn yōng
注音:ㄒㄧㄢˇ ㄩㄥ。
释义:1、显明;显着。庸通融。
2.明显的功劳。
3.犹显用。
-
显
拼音 xiǎn 部首 日 总笔画 9①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例如明~。~著。~学(著名的学说或学派)。②表现,露出。例如~露。~示。~山露水(喻显示自己,引人注目)。③旧时称有权势的或有名声地位的。例如~贵。~赫。~要。④敬辞,称先人。例如~考(已去世的父亲)。~妣(已去世的母亲)。 -
庸
拼音 yōng 部首 广 总笔画 11①平常,不高明的。例如平~。~医。~言。~俗。~人。昏~。~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夫。~暗(平凡,愚昧)。~~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②需要。例如无~细述。无~讳言。③岂,怎么。例如~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④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例如租~调。⑤功劳。例如~绩(功绩)。⑥古同“佣”,雇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