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
xī lì
ㄒㄧ ㄌㄧ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犀利
坚固锐利。又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锋利。
例器不犀利。——《汉书·冯奉世传》话锋犀利。
英sharp; incisive; trenchant;
引证解释
坚固锐利。多指兵器。
引《汉书·冯奉世传》:“然 羌戎 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万人,一月足以决。”
颜师古 注:“如淳 曰:‘今俗刀兵利为犀。’ 晋灼 曰:‘犀坚也。’ 晋•説是。”
唐 刘长卿 《杂咏·古剑》:“儻遇拂拭恩,应知剸犀利。”
《明史·云南土司传三·者乐甸》:“日事攻战鎧械犀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八:“余静 的心像是给犀利的刀子绞割。”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眼光等的尖锐锋利。
引唐•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未几改职方知制誥词锋犀利,絶人远甚。”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笔尖犀利甚干戈挥洒从心任欲何?”
茅盾 《创造》一:“他心里暗恨 李小姐 ……便借端发泄很犀利的把 李小姐 批评了一番。”
梁斌 《红旗谱》二四:“他讲着掀动浓厚的眉毛睁开圆大的眼睛,射出犀利的光芒。”
国语辞典
犀利
坚固锐利。多指武器而言。
引《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万人,一月足以决。」
近锋利 厉害
形容语辞、感觉、目光等敏锐锋利。
引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序〉:「未几改职方知制诰,词锋犀利,绝人远甚。」
网络解释
犀利 (词语)
释义:犀利:就是利如犀【角】形容物体坚固锐利得如同犀牛角。 后引申为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眼光等的尖刻锋利。 犀利汉语词语,表示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具有说服力洞穿力,语言直观深入中心。
粤语:一般指厉害的意思。在广东话里被引申为厉害高明。是由衷的赞叹。
-
犀
拼音 xī 部首 牛 总笔画 12①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例如~角。~甲。~照。灵~。②坚固。例如~舟(坚固的船)。~利(锐利;锋利)。 -
利
拼音 lì 部首 刂 总笔画 7①好处,与“害”“弊”相对。例如~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②使顺利、得到好处。例如~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③与愿望相符合。例如吉~。顺~。④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例如~刃。~刀。~剑。~落。~口巧辩。⑤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例如~息。~率( lǜ )。一本万~。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