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草
xī shuài căo
ㄒㄧ ㄕㄨㄞˋ ㄘㄠ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蟋蟀草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略似狗尾草唯穗分为数枝。取此草之茎分裂作丝状可用来逗蟋蟀,故名。
引证解释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略似狗尾草唯穗分为数枝。取此草之茎分裂作丝状,可用来逗蟋蟀,故名。
国语辞典
蟋蟀草
植物名。禾本科䅟属。一年生草本。鬓根、茎叶强韧常丛生。叶细长而尖略似狗尾草。夏秋之际,抽花茎,茎顶端生数花穗缀花呈淡绿色,长穗状花序。取此草的茎分裂作丝状可用以斗蟋蟀,故称为「蟋蟀草」。
网络解释
蟋蟀草
蟋蟀草
xī shuài cǎo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略似狗尾草﹐唯穗分为数枝。取此草之茎分裂作丝状﹐可用来逗蟋蟀﹐故名。
蟋蟀草又叫牛筋草,果园分布较为普遍。为豫东沙土区果园的优势草种。须根发达生活力极强。
形态特征
蟋蟀草幼苗淡绿色铺散成盘状。成株期茎秆扁,自基部分枝,斜升或伏卧高15~90厘米,茎秆、叶坚韧不易拨断。叶片条形叶脉明显常自中脉向外折叠。叶鞘扁而具脊,无毛或疏生疣毛,叶舌短。须根细密扎根较深,分蘖率多不易拔除。穗状花序2~7枚,呈指状簇生于秆项。小穗绿色或褐色无柄,合3~6朵小花,成2行排列于花轴外侧。
发生规律
蟋蜂草为一年生湿生性杂草。以种子繁殖平均每株结种子14300粒左右。黄河中、下游果区一般4~5月份种子萌发5月上、中旬为出苗盛期6~7月份开花,8月份果实渐次成熟种子过熟边脱落,随风、水及经动物粪便传播越冬休眠后萌发。
综合防冻
蟋蟀草主要采用人工除草和机械翻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注意渠旁、地边及果园外缘的防除。药物防除可采用稳杀得、草甘膦、扑草净、拉索、敌草隆等除草剂防除。
-
蟋
拼音 xī 部首 虫 总笔画 17◎〔~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长,善于跳跃。雄性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对农作物有害。亦称“促织”、“趋织”;俗称“蛐蛐儿”。 -
蟀
拼音 shuài 部首 虫 总笔画 17◎〔蟋~〕见“蟋”。 -
草
拼音 cǎo 部首 艹 总笔画 9①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例如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②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例如~料。柴~。稻~。③粗糙,不细致。例如~率( 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④汉字的一种书体。例如~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⑤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例如~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⑥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例如~野。~莽。~寇。~贼。⑦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例如~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