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帝寺
xiāo dì sì
ㄒㄧㄠ ㄉㄧˋ ㄙ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萧帝寺
萧寺。
引证解释
萧寺。
引前蜀 韦庄 《江上题所居》诗:“落日乱蝉萧帝寺碧云归鸟 谢 家山。”
网络解释
萧帝寺
xiāo dì sìㄒㄧㄠ ㄉㄧˋ ㄙㄧˋ萧帝寺(萧帝寺)萧寺。 前蜀 韦庄《江上题所居》诗:“落日乱蝉萧帝寺,碧云归鸟 谢 家山。”
-
萧
拼音 xiāo 部首 艹 总笔画 11①即“艾蒿”。②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例如~然。~瑟。~索。~飒。~森。~骚。~疏。~条。③〔~~〕①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兮易水寒”;②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④〔~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⑤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
帝
拼音 dì 部首 巾 总笔画 9①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例如上~。玉皇大~。②君主。例如~王。皇~。称~。~制。 -
寺
拼音 sì 部首 寸 总笔画 6①古代官署名。例如太常~(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②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例如佛~。~观( guàn )。③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例如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