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蜗牛的解释
niú

蜗牛

常用词

wō niú

ㄨㄛ ㄋㄧㄡˊ

时代词语

蜗牛详解

词语解释

蜗牛wō niú

  • 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壳略呈扁圆形或圆锥形有螺旋纹。吃草本植物的表皮。

    snail;

引证解释

  • 软体动物。有螺旋形的黄褐色硬壳。头部有两对触角腹部有扁平的脚,行进时分泌黏液吃植物苗叶。

    晋•崔豹 《古今注·鱼虫》:“蜗牛跗螺也,形如螔蝓。”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蜗牛:“蜗牛所主诸病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
    清•陈维崧 《望江南·宛城五日追次旧游漫成》词:“墙脚蜗牛行艾叶簷牙鳩妇话榴房。”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九章:“道静 本想说你这样像蜗牛一样睡在壳里怎么开展工作呢?”

国语辞典

蜗牛wō niú

  •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为一种有肺的软体动物外壳扁圆头有四个触角,其二较长。尖端有眼腹部两端伸展而成足。雌雄同体有害于植物。因行过所留的涎迹如篆文般故也称为「篆愁君」。

网络解释

蜗牛 (腹足纲陆生动物)

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蜗牛是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区。树栖种类的色泽鲜艳而地栖的通常几种接近的颜色一般有条纹。非洲的水晶螺属体型最大多超过20公分。欧洲的大蜗牛属的几个种常作佳肴尤其在法国。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其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蜗牛”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3
    ①〔~牛〕软体动物,有螺旋形扁圆的硬壳,头部有两对触角。吃嫩叶,对农作物有害。某些种类可供食用。②〔~居〕喻窄小的住所。③〔~螺〕软体动物,壳如笋状,螺层长,壳顶尖,生活于湖池中。④〔~蠃〕软体动物,壳淡玳瑁色,壳口边缘略翻出,生活于湖溪中。亦称“螺蛳”。
  • 拼音 niú 部首总笔画 4
    ①牛,哺乳动物,体型较大,肩部隆起,颈部长有短鬃毛,尾巴末端生长着长毛。牛的四肢强健有力,善于奔跑和跳跃。牛在人类社会中常被用来骑乘或拉车运输物品。常见的量词有“匹”,如“一匹牛”。在成语中,有“骏牛”表示健壮的牛,“牛到成功”寓意成功即将到来,“牛首是瞻”比喻跟随别人的行动。②牛也有表示“大”的意思,如“牛蜂”指体型较大的蜂,“牛勺”表示容量较大的勺子。③牛,还是一个姓氏,在我国姓氏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