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围魏救赵的解释
wéi wèi jiù zhào

围魏救赵

常用词

wéi wèi jiù zhào

ㄨㄟˊ ㄨㄟˋ ㄐㄧㄡˋ ㄓㄠˋ

时代词语

围魏救赵详解

词语解释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乘魏国空虚,发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besiege Wei to rescure Zhao—relieve the besieged by besieging the base of the besiegers;

引证解释

  • 战国 时(公元前353年) 魏国 围攻 赵国 都城 邯郸。赵国 求救于 齐国。齐 将 田忌、孙膑 率军救 赵趁 魏国 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 魏国。魏 军回救 齐 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 魏 军遂解 赵 围。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曹 军劫粮 曹操 必然亲往; 操 既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 曹操 之寨; 操 闻之必速还;此 孙臏 ‘围 魏 救 赵 ’之计也。”
    《水浒传》第六四回:“倘用‘围 魏 救 赵 ’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 梁山 大寨,此是必然之理。”

国语辞典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 战国时魏围攻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齐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率兵救赵。孙膑趁魏重兵在外国内空虚,派兵直捣魏都大梁魏军被迫撤回并于桂陵遭齐兵截击,大败,赵国之危遂解。见《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迫使敌兵撤回的战略。

    《水浒传·第六四回》:「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十寨。」

“围魏救赵”单字拆分
  • 拼音 wéi 部首总笔画 7
    ①环绕,四周拦挡起来。例如~攻。~城。突~。解~。②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例如~巾。~墙。~裙。③四周。例如外~。周~。④量词(a.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如“腰大十~”;b.两两臂合拢的长度,如“树大五~”)。
  • 拼音 wèi 部首总笔画 17
    ①古代宫门上的楼台。例如~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②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③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④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例如北~。~碑(北朝碑刻的统称)。⑤姓。
  • 拼音 jiù 部首总笔画 11
    ①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例如~济。~命。~护。~国。~难( nàn )。~灾。~药。~正(补救匡正)。~死扶伤。~困扶危。②终止。例如濯以~热。
  • 拼音 zhào 部首总笔画 9
    ①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例如~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 yàn )~(燕赵之地,泛指北方)。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