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辞
wén cí
ㄨㄣˊ ㄘ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文辞
言词动听的辞令。亦作“文词”。文章。
引证解释
言词动听的辞令。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引晋•为伯, 郑 入 陈,非文辞不为功。”
《战国策·秦策一》:“繁称文辞,天下不治。”
《韩诗外传》卷十:“故使者必矜文辞喻诚信,明气志解结申屈,然后可使也。”亦作“文词”。文章。
引《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 由 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可概见何哉?”
《史记·儒林列传》:“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 申公 对,默然。”
晋•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文辞超卓四座嘆之。”
宋•司马光 《贤良策问》:“国家比下詔书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岂特以学问之富贵为贤良文辞之丽为方正邪?”
清•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文词稍胜者即号才人,音律极精者终为艺士。”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节性(王符 )、 公理(仲长统 )虽文辞斐然然止于政论。”
国语辞典
文辞
辞藻、文章。也作「文词」。
引《史记·卷六〇·三王世家》:「天子恭让群臣守义,文辞烂然,甚可观也。」
网络解释
文辞
文辞,汉语词汇。
拼音:wén cí
释义:1、言词动听的辞令,2、文章。
-
文
拼音 wén 部首 文 总笔画 4①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例如灿若~锦。②刺画花纹。例如~身。③记录语言的符号。例如~字。~盲。以~害辞。④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例如~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⑤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例如~化。~物。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例如天~。水~。⑦旧时指礼节仪式。例如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⑧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例如~质彬彬。⑨温和。例如~火。~静。~雅。⑩指非军事的。例如~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⑪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例如~言。~白间杂。⑫专指社会科学。例如~科。⑬掩饰。例如~过饰非。⑭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例如一~不名。⑮姓。 -
辞
拼音 cí 部首 辛 总笔画 13①告别。例如告~。~诀。~行。~世。~别。②不接受,请求离去。例如~职。~呈。③躲避,推托。例如不~辛苦。~让。~谢。推~。④解雇。例如~退。⑤同“词”。⑥优美的语言。例如~藻。修~。⑦讲话;告诉:“请~于军”。⑧文体的一种。例如~赋。陶渊明《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