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无他的解释

无他

常用词

wú tā

ㄨˊ ㄊㄚ

时代词语

无他详解

词语解释

无他wú tā

  • 亦作“无它”。亦作“无佗”。

  • 没有别的。

  • 犹无恙;无害。

  • 无二心专一。

引证解释

  • 亦作“无它”。亦作“无佗”。

  • 没有别的。

    《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则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也,与民同乐也。”
    金•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圣人之道无它至诚而已。”

  • 犹无恙;无害。

    《后汉书·隗嚣传》:“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
    《后汉书·马援传》:“援 閒至 河内过存 伯春,见其奴 吉 从西方还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见 吉欲问 伯春 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王谠 《唐语林·德行》:“儻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 无二心,专一。

    《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有死无他。’”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宋•苏轼 《徐州谢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
    清•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国语辞典

无他wú tā

  • 无他故。

    《孟子·告子下》:「无他,戚之也。」

  • 别无二心。

    《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心事秦,有死无他。』」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网络解释

无他无他

无他,读音wú tā,汉语词语,1.亦作“无它”。没有别的。出自《孟子·告子上》 ;2.犹无恙;无害。出自《后汉书·隗嚣传》; 3.无二心,专一。出自《国语·晋语三》。

“无他”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4
    ◎没有,与“有”相对;不。例如~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①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例如~们(可包括男性和女性)。~杀。②别的,另外的。例如~人。~日。~乡。~山之石,可以攻玉。其~。③虚指。例如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