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角
tóu jiăo
ㄊㄡˊ ㄐㄧㄠ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头角
比喻青少年的气概和才华。
英brilliance (of young person); talent of a young person;
引证解释
犹头绪端绪。
引《礼记·学记》“开而弗达” 汉•郑玄 注:“开为发头角。”
孔颖达 疏:“开,谓开发事端。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已亦不事事使之通达也。”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又《吴书》虽已有头角敍赞未述。”
晋•葛洪 《抱朴子·勤求》:“然此等復不谓挺无所知也,皆復粗开头角,或妄沽名。”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湖北 革命日露头角 谭人凤 衔 孙中山 命来 鄂 视察籍策其成。”比喻青少年的气概或才华。
引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头角"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3e199557b">见头角。”
《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妻 李氏生子纔七岁,头角秀异,天资聪敏取名 世道。”
清•洪昇 《长生殿·贿权》:“失意空悲头角伤心更陷罗罝。”
冰心 《我的邻居》:“几年来她的一切进步都很快……在文学界上渐渐的露了头角。”指优胜者。
引宋•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大中 年 薛保逊 为举场头角,人皆体傚,方作门状。”
指出众;优胜。
引宋•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曲内妓之头角者为都知 举举、降真 是也。”
元•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待和你争甚么头角辩甚的衷肠,惜甚的皮毛。”头上长的角。
引宋•苏轼 《陈守道》诗:“共见利欲饮食事各有爪牙头角争。”
宋•苏舜钦 《和菱溪石歌》:“麒麟才生头角异 混沌 虽死窍凿存。”
明•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目光如炬吐火燄燄,鳞甲头角皆现。”指头额、额角。
引清•荒江钓叟 《月球殖民地》第四回:“各自争先出外也有挤破头角的,也有跌伤手足的,也有落下釵环首饰的。”
指物体顶端。
引瞿秋白 《饿乡纪程》八:“一片空旷的冬原衰草都掩没在白雪里,处处偶然露出些头角。”
梳在儿童头顶两旁的发辫。
引《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揪着头角儿拖到前边凿了两个栗爆。”
借指童年。
引清•钱谦益 《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授资政大夫制·祖母欧阳氏加赠夫人》:“至其詒厥孙谋辟咡相詔,能使节义道德之士,出于襁褓头角之中。”
指面貌。
引清•李渔 《怜香伴·议迁》:“我原籍 绍兴本姓 石氏,不如返舍归宗,立志功名改换头角,然后来报讐雪耻便了。”
国语辞典
头角
端绪。
引《礼记·学记》「开而弗达」句下唐·孔颖达·正义:「谓开发事端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已,亦不事事使之通达也。」
比喻年少而才气出众。
引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网络解释
头角
人体部位名。亦称额角。指前发际两端弯曲下垂所呈之角。《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上抵头角。”
-
头
拼音 tóu,tou 部首 大 总笔画 5①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例如~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 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②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例如留~。剃~。③物体的顶端。例如山~。笔~。两~尖。④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如从~儿说起。~绪。⑤物体的残余部分。例如布~儿。⑥以前,在前面的。例如~三天。⑦次序在前,第一。例如~等。~生。⑧首领。例如~子。~目。⑨方面。例如他们是一~的。⑩临,接近。例如~睡觉先洗脸。⑪量词,多指牲畜。例如一~牛。⑫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例如三~五百。⑬( tou )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⑭( tou )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
角
拼音 jiǎo,jué 部首 角 总笔画 7①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例如牛~。鹿~。犄~。~质。②形状像角的。例如菱~。皂~。③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例如成山~(在中国山东省)。④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例如直~。~度。~钢。~尺。⑤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例如~落。⑥额骨(俗称“额角”)。⑦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⑧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例如画~。号~。⑨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⑩中国货币单位。⑪星名,二十八宿之一。⑫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