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ㄊㄨㄟˋ ㄅㄧˋ ㄙㄢ ㄕㄜ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退避三舍
比喻对人让步避免冲突。
英fink out; keep sb. at arm's length;
引证解释
舍,军行三十里。后 重耳 返国执政 晋•楚 城濮 之战, 晋 军果“退三舍以辟之”。
引春秋 晋•公子 重耳 出亡至 楚楚成王 礼遇 重耳,并问:“公子若反 晋国,则何以报不穀?”
重耳 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 晋国,晋•楚 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后因以“退避三舍”表示退让不敢与争。 明•叶宪祖 《鸾鎞记·京晤》:“似你这般诗才不怕 杜羔 不退避三舍。”
《儒林外史》第十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闲的 吴教授他却要退避三舍,再也轮不到他。”
国语辞典
退避三舍
比喻遇到实力很强的对手为避免正面冲突折损太多乃主动让步,不与人争。参见「辟君三舍」条。
引《儒林外史·第一〇回》:「贤姪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
《镜花缘·第五六回》:「非独本郡众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闺才,亦当退避三舍哩!」近远而避之
反周旋到底
-
退
拼音 tuì 部首 辶 总笔画 9①向后移动,与“进”相对。例如~步。~路。~却。~让。倒~。②离开,辞去。例如~席。~伍。~职。~休。引~。③送还,不接受,撤销。例如~还。④脱落。例如~色。~毛。减~。⑤和柔的样子。例如~然。⑥迟缓,畏缩:“求也~”。 -
避
拼音 bì 部首 辶 总笔画 16①躲,设法躲开。例如~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②防止。例如~免。~孕。~嫌。~雷针。 -
三
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例如~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②表示多次或多数。例如~思而行。~缄其口。 -
舍
拼音 shě,shè 部首 人 总笔画 8①放弃,不要了。例如~己为人。~近求远。四~五入。②施舍。例如~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