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钙
tàn huà gài
ㄊㄢˋ ㄏㄨㄚˋ ㄍㄞ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碳化钙
俗称“电石”。无色晶体。工业品常呈灰色。有大蒜臭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热量。在电炉中用生石灰和焦炭于2000碳化钙2200°c高温下反应制得。主要用于金属切割和焊接的乙炔发生器中产生乙炔。还可制氮肥、植物脱叶剂和除草剂等。
-
碳
拼音 tàn 部首 石 总笔画 14◎一种非金属元素,无臭无味的固体。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和石墨。冶铁和炼钢都需要焦炭。在工业上和医药上,碳和它的化合物用途极为广泛。 -
化
拼音 huà,huā 部首 亻 总笔画 4①性质或形态改变。例如变~。分~。僵~。教( 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②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例如~缘。~斋。③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例如丑~。绿~。④习俗,风气。例如有伤风~。⑤特指“化学”例如~工。~纤。~肥。 -
钙
拼音 gài 部首 钅 总笔画 9◎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结晶,有延展性。钙的化合物在工业上、建筑工程上和医药上用途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