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作
tián zuò
ㄊㄧㄢˊ ㄗㄨㄛ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佃作
从事耕作。
引证解释
从事耕作。
引《史记·苏秦列传》:“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於枣栗矣。”
《三国志·魏志·高句丽传》:“其国中大家不佃作坐食者万餘口。”
《宋史·食货志上一》:“县岁按所弃地除其租已而匿他舍,冒名佃作。”
国语辞典
佃作
从事于农业。
引《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南有碣石、鴈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
网络解释
佃作
佃作是偏正式合成词意思是从事耕作,出自《史记·苏秦列传》。
-
佃
拼音 diàn,tián 部首 亻 总笔画 7◎向地主或官府租种土地的农民。例如~户。~农。~客(晋代世家豪强荫庇下的一种依附农民)。~东。 -
作
拼音 zuò 部首 亻 总笔画 7①起,兴起,现在起。例如振~。枪声大~。②从事,做工。例如工~。~息。~业。③举行,进行。例如~别(分别)。~乱。~案。~战。~报告。④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例如~恶( è )。~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⑤当成,充当。例如~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⑥创造。例如创~。写~。~曲。~者。⑦文艺方面的成品。例如~品。不朽之~。⑧同“做”。⑨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例如~坊。⑩从事某种活动。例如~揖。~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