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帝利
shā dì lì
ㄕㄚ ㄉㄧˋ ㄌㄧ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刹帝利
梵语的音译。亦省称“刹利”。古印度第二族姓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为世俗统治者。
引证解释
梵语的音译。亦省称“刹利”。古 印度 第二族姓,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为世俗统治者。关于古 印度 族姓参阅 季羡林 《罗摩衍那初探》。
引《百喻经·二子分财喻》:“昔 摩罗国 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浄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旧曰刹利,略也。”
宋•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唯四夷则全以氏族为贵贱如 天竺 以刹利、婆罗门二姓为贵种自餘皆为庶姓。”
国语辞典
刹帝利
梵语Kṣatriya的音译。古印度社会四阶级中第二级即贵族。
引《大唐西域记·卷二》:「二曰刹帝利,王种也,奕也君临,仁恕为志。」
网络解释
刹帝利 (古印度四种姓之一)
刹帝利(chà dì lì)是古印度四种种姓之一。略称刹利。意译土田主。即国王、大臣等统御民众、从事兵役的种族所以也称“王种”,其先祖为来自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其权势颇大阶级仅次于婆罗门。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按照婆罗门典籍记载刹帝利主要职责是世代守护婆罗门。释尊即出身此阶级。在现代印度刹帝利表示职业、统治和军事阶层。
-
刹
拼音 chà,shā 部首 刂 总笔画 8◎梵语“刹多罗”的简称,寺庙佛塔。例如古~。宝~。 -
帝
拼音 dì 部首 巾 总笔画 9①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例如上~。玉皇大~。②君主。例如~王。皇~。称~。~制。 -
利
拼音 lì 部首 刂 总笔画 7①好处,与“害”“弊”相对。例如~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②使顺利、得到好处。例如~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③与愿望相符合。例如吉~。顺~。④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例如~刃。~刀。~剑。~落。~口巧辩。⑤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例如~息。~率( lǜ )。一本万~。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