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升堂拜母的解释
shēng táng bài

升堂拜母

常用词

shēng táng bài mǔ

ㄕㄥ ㄊㄤˊ ㄅㄞˋ ㄇㄨˇ

时代词语

升堂拜母详解

词语解释

升堂拜母shēng táng bài mǔ

  • 汉范式与张劭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劭曰:“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约定日期至日,式果到,升堂拜母。饮尽欢而别。事见《太平御览》卷四〇七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古代挚友相访行登堂拜母礼,结通家之好,表示友谊的笃厚。

引证解释

  • 亦省称“升堂”。

    汉•范式 与 张劭 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 谓 劭 曰:“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事见《太平御览》卷四〇七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古代挚友相访,行登堂拜母礼,结通家之好,表示友谊的笃厚。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 子 策 与 瑜 同年独相友善, 瑜 推道南大宅以舍 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旧五代史·唐书·张承业传》:“庄宗 深感其意兄事之,亲幸 承业 私第升堂拜母,赐遗优厚。”
    清•宋琬 《穆宾日年兄为其太夫人庐墓歌以美之》:“昔君作吏 长淮 北升堂拜母欢相得。”
    宋•苏轼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尚有升堂他日约,岂知负土一阡新。”

国语辞典

升堂拜母shēng táng bài mǔ

  • 古时友谊深厚的人相访时,进入后堂拜候对方母亲,表示结为通家之好。

    《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升堂拜母”单字拆分
  • 拼音 shēng 部首 丿 总笔画 4
    ①容量单位。②量粮食的器具。③向上,高起,提高。例如~力(亦称“举力”)。~格。~华(➊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➋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迁。~值。~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提~。
  • 拼音 táng 部首总笔画 11
    ①正房,高大的房子。例如~屋。~客。~倌。礼~。澡~。②同祖父的亲属关系。例如~房。~兄弟。③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例如大~。公~。过~。④量词。例如上了一~课。一~家具。
  • 拼音 bài 部首总笔画 9
    ①表示敬意的礼节。例如~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忏。礼~。回~。②恭敬地。例如~托。~谢。~读。~别。~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③行礼祝贺。例如~年。~寿。④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例如~将( jiàng )。~相( xiàng )。~师。~把子。⑤姓。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①妈妈,娘。例如~亲。~性。~系。慈~。~忧(称母亲去世)。②对女性长辈的称呼。例如姑~。舅~。③雌性的,与“公”相对。例如~鸡。④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例如~国。~校。~音(元音)。⑤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例如螺丝~。子~扣。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