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地陷
shān bēng dì xiàn
ㄕㄢ ㄅㄥ ㄉㄧˋ ㄒㄧㄢ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山崩地陷
亦作“山崩地塌”。
引证解释
亦作“山崩地塌”。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引《三国演义》第九四回:“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 羗 兵俱落于坑堑之中。”
蔡东藩 《两晋演义》第九回:“又越年 淮南、寿春 大水山崩地陷。”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
国语辞典
山崩地陷
山岳崩倒大地陷落。后亦用以形容浩大的声势。也作「山崩地裂」、「山崩地坼」。
引《晋书·卷四·惠帝纪》:「淮南、寿春洪水出山崩地陷,坏城府及百姓庐舍。」
《三国演义·第九四回》:「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
-
山
拼音 shān 部首 山 总笔画 3①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例如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②形状像山的。例如~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③形容大声。例如~响。~呼万岁。④姓。 -
崩
拼音 bēng 部首 山 总笔画 11①倒塌。例如~塌。~坍。~毁。~解( jiě )。~溃。~决。~颓。分~离析。②破裂。例如~裂。把气球吹~了。③崩裂的东西击中。例如放爆竹~了手。④败坏。例如礼坏乐( yuè )~。⑤称枪毙。例如拉出去~了。⑥君主时代称帝王死。例如驾~。 -
地
拼音 dì,de 部首 土 总笔画 6①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如~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②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例如~质。~壳。③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例如陆~。~下。④地球表面的土壤。例如土~。田~。~政。~主。⑤地球上的一个区域。例如~区。此~。⑥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例如~板。~毯。⑦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例如~点。目的~。⑧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例如易~以处。⑨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例如见~。境~。心~。⑩底子。例如质~。 -
陷
拼音 xiàn 部首 阝 总笔画 10①掉进,坠入,沉下。例如~落。~没( mò )。~溺。~于。~入。②为捉野兽挖的坑。例如~坑。~阱。③凹进。例如双眼深~。④设计害人。例如~害。诬~。~人于罪。⑤攻破,占领。例如失~。沦~。⑥缺点。例如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