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旨相公
sān zhǐ xiàng gōng
ㄙㄢ ㄓˇ ㄒㄧㄤˋ ㄍㄨㄥ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三旨相公
宋王珪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不建一策,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皇帝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故以此称讽之。见《宋史·王珪传》。
引证解释
宋•王珪 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不建一策,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皇帝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故以此称讽之。见《宋史·王珪传》。
-
三
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例如~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②表示多次或多数。例如~思而行。~缄其口。 -
旨
拼音 zhǐ 部首 日 总笔画 6①意义,目的。例如意~。要~。主~。言近~远。②封建时代称帝王的命令。例如~令。奉~。③美味。例如~酒。甘~。~蓄(贮藏的美好食品)。 -
相
拼音 xiāng,xiàng 部首 目 总笔画 9①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例如互~。~等。~同。~识。~传( chuán )。~符。~继。~间( 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②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例如~信。~烦。~问。③亲自看(是否中意)例如~亲。~中( zhòng )。④姓。 -
公
拼音 gōng 部首 八 总笔画 4①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例如~正。~心。大~无私。②共同的,大家承认的。例如~理。~式。~海。~制。③国家,社会,大众。例如~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④让大家知道。例如~开。~报。~然。⑤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如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⑥敬辞,尊称男子。例如海~。包~。诸~(各位)。⑦雄性的。例如~母。~畜。⑧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例如~~。外~(外祖父)。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