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两歹
sān hăo liăng dăi
ㄙㄢ ㄏㄠˇ ㄌㄧㄤˇ ㄉㄞ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三好两歹
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引证解释
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引《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虔婆道:‘也常时三好两歹的。’”
国语辞典
三好两歹
身体三天好两天不好。比喻时病时愈。也作「三好两歉」。
引《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也时常三好两歹的亏的太平府陈四老爷照顾他。」
-
三
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例如~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②表示多次或多数。例如~思而行。~缄其口。 -
好
拼音 hǎo,hào 部首 女 总笔画 6①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例如~人。~汉。~歹。~事多磨。②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例如您~。安~。③友爱,和睦。例如友~。相~。④容易。例如~办。~使。~懂。⑤完成,完善。例如办~了。⑥表示应允、赞成。例如~!你干得不错。⑦很,甚。例如~冷。~快。~坏。~一会儿。⑧便于。例如场地清理干净~打球。⑨反话,表示不满意。例如~,这下可坏了! -
两
拼音 liǎng 部首 一 总笔画 7①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例如~个黄鹂。~本书。②双方。例如~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③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例如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④表示不定数目。例如~下子。~着儿( zhāor )。 -
歹
拼音 dǎi 部首 歹 总笔画 4◎不好、坏、恶。例如~人。~意。~毒(阴险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