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鼠胎的解释
shǔ tāi

鼠胎

常用词

shǔ tāi

ㄕㄨˇ ㄊㄞ

时代词语

鼠胎详解

词语解释

鼠胎shǔ tāi

  • 刚生下的小鼠。

引证解释

  • 刚生下的小鼠。

    唐•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岭 南 獠 民好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囁囁而行。以筯夹取啖之,唧唧作声,故曰蜜唧。”

网络解释

鼠胎

鼠胎是汉语词汇,拼音shǔ tāi,出自《朝野佥载》。

“鼠胎”单字拆分
  • 拼音 shǔ 部首总笔画 13
    ①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例如老~。~胆。~目寸光。投~忌器。~辈。②隐忧。例如~思。
  • 拼音 tāi 部首总笔画 9
    ①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例如~儿。~生。~教( jiào )(指通过母体对胎儿施加影响,为胎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胚~。怀~。②事的开始,根源。例如祸~。③器物的粗坯。例如泥~。铜~。④衬在衣服、被褥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例如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