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貂
shì zhōng diāo
ㄕˋ ㄓㄨㄥ ㄉㄧㄠ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侍中貂
唐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引证解释
唐 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引唐•杜甫 《诸将》诗之四:“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郁达夫 《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 苏武 节,朝廷宴赐侍中貂。”
网络解释
侍中貂
侍中貂,拼音是shì zhōng diāo,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唐 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
侍
拼音 shì 部首 亻 总笔画 8◎伺候,在旁边陪着。例如服~。~立。~者(侍奉左右的人)。~从。~读(给帝王讲学的人)。~坐。~役(仆人)。 -
中
拼音 zhōng,zhòng 部首 丨 总笔画 4①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例如~心。当( dàng )~。~原。~华。②在一定范围内,里面。例如暗~。房~。~饱。③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如~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④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例如在研究~。⑤特指“中国”例如~式。~文。⑥适于,合于。例如~看。 -
貂
拼音 diāo 部首 豸 总笔画 12◎哺乳动物的一属。种类很多,毛皮黄黑色或带紫色,是很珍贵的衣料,我国东北特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