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善书的解释
shàn shū

善书

常用词

shàn shū

ㄕㄢˋ ㄕㄨ

时代词语

善书详解

词语解释

善书shàn shū

  • 好书;善本书。

  • 巧于文章。

  • 指擅长书法。

  • 旧谓以因果报应等劝人为善之书。

引证解释

  • 好书;善本书。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德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 巧于文章。

    《汉书·贡禹传》:“亡义而有财者显於世,欺谩而善书者尊於朝。”

  • 指擅长书法。

    《太平御览》卷七四九引 南朝•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充 从兄 咸 亦善书。”
    《南齐书·王僧虔传》:“太祖 善书及即位,篤好不已。”
    宋•陈师道 《后山丛谈》卷一:“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

  • 旧谓以因果报应等劝人为善之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我就把这本书奉送请先生设法代他传扬出去比着世上那印送善书的功德还大呢。”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一切宝卷说书小唱……没有一本不是变相的所谓‘善书’宣传那些最恶劣最卑鄙可耻的 中国 礼教和果报观念。”
    姚雪垠 《长夜》二八:“那些留着长发的‘善人们’常常用悲哀的声音对群众唱读‘善书’警告人们。”

国语辞典

善书shàn shū

  • 好书。

    《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

  • 工于文书计簿。

    《汉书·卷七二·贡禹传》:「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

  • 劝人为善的书。如阴骘文、太上感应篇等。

网络解释

善书

善书是一种说唱结合的曲艺曲种。自清乾隆年间形成曲艺形式以来已有260年的历史,曾盛行于湖北全省、河南开封、四川乐山和湖南大部。至今湖北省汉川市和仙桃市的善书艺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曲种。俗称宣讲善书。因艺人常用“未开言来泪流满面”开场故民间戏称其为“未开言”。流传于汉川、沔阳(今仙桃市)、天门、潜江、孝感、黄陂、云梦、安陆一带湖北善书有汉川善书和沔阳善书两种流派。

“善书”单字拆分
  • 拼音 shàn 部首总笔画 12
    ①心地仁爱,品质淳厚。例如~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②好的行为、品质。例如行~。惩恶扬~。③高明的,良好的。例如~策。~本。④友好,和好。例如友~。亲~。和~。⑤熟悉。例如面~。⑥办好,弄好。例如~后。⑦擅长,长( cháng )于。例如~辞令。多谋~断。⑧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⑨好好地。例如~待。~罢甘休。⑩容易,易于。例如~变。~忘。多愁~感。⑪姓。
  • 拼音 shū 部首总笔画 4
    ①成本的著作。例如~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②信。例如~信。~札。~简。~函。③文件。例如证~。说明~。④写字或写的字。例如~法。~写。~桌。~案。~画。⑤写文章。例如大~特~。罄竹难~。⑥字体。例如草~。隶~。楷~。⑦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⑧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例如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