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识大体的解释
shí

识大体

常用词

shí dà tǐ

ㄕˊ ㄉㄚˋ ㄊㄧˇ

时代词语

识大体详解

词语解释

识大体shí dà tǐ

  • 懂得事情的要领或有关大局的道理。

引证解释

  • 懂得事情的要领或有关大局的道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
    清•昭槤 《啸亭续录·善扑营》:“其后 文远皋寧 任金吾时以其贱卒不宜近上前因奏罢之,人称其识大体云。”
    闻一多 《演讲录·八年的回忆与感想》:“这年头愈是年轻的愈能识大体,博学多能的中年人反而只会挑剔小节。”

国语辞典

识大体shí dà tǐ

  • 明白事理能顾全大局。

    如:「他年纪虽轻却能识大体,不恣意妄为。」

网络解释

识大体

识大体,读作shí dà tǐ,汉语词语,

是指懂得事情的要领或有关大局的道理。

“识大体”单字拆分
  • 拼音 shí,zhì 部首总笔画 7
    ①知道,认得,能辨别。例如~辨。~破。~相( xiàng )。~途老马。②所知道的道理。例如知~。常~。③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见~。远见卓~。
  • 拼音 dà,dài,tài 部首总笔画 3
    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例如~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②指大小的对比。例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③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例如~局。~众。④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例如不~高兴。⑤年长,排行第一。例如老~。⑥敬辞。例如~作。~名。~手笔。⑦时间更远。例如~前年。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⑨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例如~概。~凡。
  • 拼音 tǐ,tī 部首总笔画 7
    ①人、动物的全身。例如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②身体的一部分。例如四~。五~投地。③事物的本身或全部。例如物~。主~。群~。④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例如固~。液~。~积。⑤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例如~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⑥事物的格局、规矩。例如~系。~制。⑦亲身经验、领悟。例如~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 xíng )。⑧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例如~谅。~贴。~恤。⑨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