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观帖
qī guān tiē
ㄑㄧ ㄍㄨㄢ ㄊㄧㄝ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七观帖
法帖名。
引证解释
法帖名。 元•翰林学士 程鉅夫 致仕南归翰林侍讲学士 袁桷 撰《七观》以送之书画家 赵孟頫 为之书写。后世作为学习写字的样本称为“七观帖”。参阅《佩文斋书画谱》卷七九。
引元•赵孟頫 《<七观>跋》:“《七观》者翰林待制 袁公 桷 之所作也。何为而作也?翰林承旨 程公 请老而归 袁公 作此以送之也……僕虽衰老目昏不觉援笔为书一通。若 袁公 不以笔札之陋刻诸坚石,庶几词翰相须之义传之天下,后世以为美谈云尔。”
网络解释
七观帖
元翰林学士程巨夫致仕南归翰林侍讲学士袁桷撰《七观》以送之,书画家赵孟頫为之书写。后世作为学习写字的样本,称为"七观帖"。
-
七
拼音 qī 部首 一 总笔画 2①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②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③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
观
拼音 guān,guàn 部首 又 总笔画 6①看,察看。例如~看。~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风(➊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阵。~赏。~察。~感。参~。②看到的景象或样子。例如~瞻(➊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➋注视,瞻望)。大~。奇~。③对事物的看法、认识。例如~点。~念。主~。客~。世界~。 -
帖
拼音 tiè,tiě,tiē 部首 巾 总笔画 8◎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例如碑~。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