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七佛的解释

七佛

常用词

qī fó

ㄑㄧ ㄈㄛˊ

时代词语

七佛详解

词语解释

七佛qī fó

  • 佛教语。谓释迦牟尼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过去劫中三佛毗婆尸、尸弃、毗舍浮和现在劫中四佛拘留孙、拘那含、迦叶和释迦牟尼。诸经中名号微异系转译之讹。见七佛经》《法苑珠林》卷八。

引证解释

  • 佛教语。谓 释迦牟尼 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过去劫中三佛 毗婆尸、尸弃、毗舍浮 和现在劫中四佛 拘留孙、拘那含、迦叶 和 释迦牟尼。诸经中名号微异,系转译之讹。见七佛经》《法苑珠林》卷八。

    北魏•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大觉寺》:“所居之堂上置七佛,林池飞阁,比之 景明。”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七佛如来十方并现。”
    清•陈大章 《王文成纪功碑》诗:“开先寺 前七佛碣》旁有大字鐫崔嵬。”

国语辞典

七佛qī fó

  • 佛教将释迦牟尼之前的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合称为「七佛」。

    《长阿含经·卷一》:「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

网络解释

七佛

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即过去庄严劫末的毗婆尸(Vipa^syi)、尸弃(S/ikhi^)、毗舍浮(Vis/vabhu)等三佛,与现在贤劫初的拘留孙(Krakucchanda)、俱那含牟尼(Kanakamuni)、迦叶(Ka^ys/a^pa)、释迦牟尼(S/akyamuni)等四佛。

七佛皆已入灭,故又称过去七佛

“七佛”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2
    ①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②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③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 拼音 fó,fú,bì,bó 部首总笔画 7
    ①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例如~爷。~像。借花献~。②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例如~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