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袍
qīng páo
ㄑㄧㄥ ㄆㄠ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青袍
青色的袍子。
比喻包围在树干上的苔藓。
学子所穿之服。亦借指学子。
汉以后贱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贱者之服。
借指寒士。
唐贞观三年规定八品、九品官服青色,显庆元年,规定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
泛指品位低级的官吏。
借指出仕。
唐时幕府官居六品六品服深绿,故称。
引证解释
青色的袍子。
引《古诗》:“青袍似春草长条随风舒。”
南朝•梁 何逊 《与苏九德别》诗:“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唐•杜甫 《渡江》诗:“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比喻包围在树干上的苔藓。按,苔梅,谓枝干上生有苔藓之梅。
引元•明本 《苔梅》诗:“玉堂试看青袍客,莫忘 江 南有白衣。”
学子所穿之服。亦借指学子。参见“青衿”。
引唐•许浑 《酬殷尧藩》:“莫怪青袍选 长安 隐旧春。”
清•唐孙华 《浙闱撤棘后闻以铨曹公事连染左官》诗之二:“较比 翟公 添气色青袍日日到门来。”汉 以后贱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贱者之服。
引唐•杜甫 《徒步归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仇兆鳌 注:“公往行在麻鞋謁帝,有青袍而无朝服。”
《宣和遗事》后集:“粘罕 令左右将青袍迫二帝易服。”借指寒士。
引唐•李商隐 《泪》诗:“朝来 灞水桥 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刘学锴 等集解引 陈帆 曰:“然自我言之,岂 灞水桥 边以青袍寒士而送玉珂贵客,穷途饮恨尤极可悲而可涕乎?”唐•贞观 三年,规定八品、九品官服青色, 显庆 元年规定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按,此处“青袍”指县尉之服。
引唐•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
泛指品位低级的官吏。
引元•柳贯 《太子受册礼成赴西内朝贺退归书事》诗:“青袍最困微班忝,亲向前星挹斗杓。”
借指出仕。
引宋•林逋 《寄祝长官坦》诗:“深心赖黄卷垂老愧青袍。”
唐 时幕府官居六品,六品服深绿,故称。
引唐•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仇兆鳌 注:“《唐志》尚书员外郎,从六品。 上元•元年制,五品服浅緋,六品服深緑。 朱 注:‘公时已赐緋,而云青袍者,以在幕府故耳。旧注谓青袍九品服,误矣。’”
国语辞典
青袍
青色的长袍。
引《大宋宣和遗事·利集》:「骑吏从者约五百人皆衣青袍,与二帝不可辨。」
《三国演义·第九回》:「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唐代制度中,八、九品官员穿著的青色长袍。也用来指官职卑微。
引唐·杜甫〈徒步归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网络解释
青袍
青袍
qīng páo ㄑㄧㄥ ㄆㄠˊ
解释:
(1).青色的袍子。《古诗》:“青袍似春草,长条随风舒。”南朝梁 何逊《与苏九德别》诗:“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唐 杜甫《渡江》诗:“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
(2).比喻包围在树干上的苔藓。元 明本《苔梅》诗:“玉堂试看青袍客,莫忘江南有白衣。”按,苔梅,谓枝干上生有苔藓之梅。
(3).学子所穿之服。亦借指学子。唐 许浑《酬殷尧藩》:“莫怪青袍选,长安隐旧春。”清 唐孙华《浙闱撤棘后闻以铨曹公事连染左官》诗之二:“较比翟公添气色,青袍日日到门来。”
-
青
拼音 qīng 部首 青 总笔画 8①深绿色或浅蓝色。例如~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②绿色的东西。例如踏~。~黄不接。③靛蓝色。例如靛~。~紫。~出于蓝,胜于蓝。④黑色。例如~布。~线。~衫。~衣。⑤喻年轻。例如~年。~春。~工。⑥竹简。例如~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 -
袍
拼音 páo 部首 衤 总笔画 10①中式长衣。例如~子。长~。旗~。棉~。皮~。同~(旧时军人相称)。~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之谊”、“~~故旧”)。②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