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善律仪
qī shàn lǜ yí
ㄑㄧ ㄕㄢˋ ㄌㄩˋ ㄧ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七善律仪
‘七不善律仪’之对称。略称七律仪。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七种戒律。
-
七
拼音 qī 部首 一 总笔画 2①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②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③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
善
拼音 shàn 部首 口 总笔画 12①心地仁爱,品质淳厚。例如~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②好的行为、品质。例如行~。惩恶扬~。③高明的,良好的。例如~策。~本。④友好,和好。例如友~。亲~。和~。⑤熟悉。例如面~。⑥办好,弄好。例如~后。⑦擅长,长( cháng )于。例如~辞令。多谋~断。⑧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⑨好好地。例如~待。~罢甘休。⑩容易,易于。例如~变。~忘。多愁~感。⑪姓。 -
律
拼音 lǜ 部首 彳 总笔画 9①法则,规章。例如纪~。法~。定~。规~。清规戒~。~师。②约束。例如~己。③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例如~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④旧诗的一种体裁。例如~诗。⑤姓。 -
仪
拼音 yí 部首 亻 总笔画 5①人的外表或举动。例如~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②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例如~式。~仗。司~。③礼物。例如贺~。谢~。④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例如~器。⑤法制,准则。例如~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