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阇崛山
qí dū jué shān
ㄑㄧˊ ㄉㄨ ㄐㄩㄝˊ ㄕㄢ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耆阇崛山
梵语的译音又译为灵鹫山、灵鸟山、灵鸟顶山。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为释迦牟尼说法之地。
引证解释
梵语的译音又译为 灵鹫山、灵鸟山、灵鸟顶山。在中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东北,为 释迦牟尼 说法之地。
引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引《西域记》:“耆闍崛山 在 阿耨达 王舍城 东北西望其山,有两峯双立,相去二三里,中道鷲鸟常居其岭土人号曰 耆闍崛山。胡语‘耆闍’鷲也。”
唐•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正言 姞栗陀罗矩吒山,此译云 鷲臺,又云 鷲峯,言此山既栖鷲鸟,又类高臺也。旧译云 鷲头 或云 灵鷲 者,一义也。”
网络解释
耆阇崛山
耆阇崛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是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山名由来于山的形状。本词条对耆阇崛山的地理位置及关于此峰的记载文献进行了考究与分析。音应念做qí shé kū shān。
-
耆
拼音 qí,shì 部首 耂 总笔画 10①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例如~老。~年。~绅。~宿( sù )(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②强横。 -
阇
拼音 dū,shé 部首 门 总笔画 11◎城门上的台。例如~城。 -
崛
拼音 jué 部首 山 总笔画 11◎高起,突起。例如~起(a。山峰突起,如“泰山平地~~”;b。喻兴起,如“义军~~于村野”)。~立(耸立)。~崎。 -
山
拼音 shān 部首 山 总笔画 3①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例如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②形状像山的。例如~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③形容大声。例如~响。~呼万岁。④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