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
qū lì
ㄑㄩ ㄌㄧ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趋利
亦作“趍利”。
追求财利。
泛指求利、逐利。
求胜;取胜。
引证解释
亦作“趍利”。
追求财利。
引《晏子春秋·问上二一》:“恡乎财,薄乎施,覩贫穷若不识趋利若不及。”
《史记·货殖列传》:“及其衰好贾趋利,甚於 周 人。”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钱趋利的商人贪那贵价,从外方贱处贩将米来。”泛指求利、逐利。
引汉•王符 《潜夫论·劝将》:“凡人所以肯赴死亡而不辞者非为趋利,则因以避害也。”
晋•葛洪 《抱朴子·行品》:“无忠信之纯固背恩养而趋利者,叛人也。”
《新唐书·李宗闵传》:“德裕 曰:‘今中朝半为党人虽后来者,趍利而靡,往往陷之。陛下能用中立无私者党与破矣。’”求胜;取胜。
引《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輜重多,难以趋利。”
宋•陈亮 《酌古论·孙权》:“曹公 并 荆州 之众东向俱下,而轻骑兼进,千里趍利,復与 吴 争长於舟楫之间,此其势易拒也。”
明•王玉峰 《焚香记·传笺》:“吾闻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
国语辞典
趋利
急于图利。
引汉·王充《论衡·齐世》:「今世趋利苟生弃义妄得。」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这事不过是名利二者。小弟一不肯自己坏了名自认做趋利。」
网络解释
趋利
趋利(趋利) ,亦作“趍利”。1.追求财利。《晏子春秋·问上二一》:“恡乎财,薄乎施,覩贫穷若不识,趋利若不及。”《史记·货殖列传》:“及其衰,好贾趋利,甚於 周 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钱趋利的商人,贪那贵价,从外方贱处贩将米来。”
作家三盅说:趋利使人变得机灵无孔不入,既啃噬未来,也消遣历史。当阿房宫的谎言之火死灰复燃之际你该坚信,总有人有能耐让你与楚霸王合影只要你愿意付现金。
-
趋
拼音 qū,cù 部首 走 总笔画 12①快走。例如~走。~进。~前。~奉。~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②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例如~向。~势。大势所~。③鹅或蛇伸头咬人。④追求,追逐。例如~时(追求时髦)。~利。~光性。 -
利
拼音 lì 部首 刂 总笔画 7①好处,与“害”“弊”相对。例如~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②使顺利、得到好处。例如~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③与愿望相符合。例如吉~。顺~。④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例如~刃。~刀。~剑。~落。~口巧辩。⑤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例如~息。~率( lǜ )。一本万~。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