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批敕的解释
chì

批敕

常用词

pī chì

ㄆㄧ ㄔˋ

时代词语

批敕详解

词语解释

批敕pī chì

  • 代皇帝批示处理奏章和对草拟的制敕签署意见。

引证解释

  • 代皇帝批示处理奏章和对草拟的制敕签署意见。

    唐•罗隐 《送李右丞分司》诗:“在省曾批敕中臺肯於黄敕后批之。吏曰:‘宜别连白纸。’ 藩 曰:‘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耶!’ 裴垍 言於帝,以为有宰相器。”
    宋•苏轼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网络解释

批敕

批敕,读音pī chì,是一个汉语词语,指代皇帝批示处理奏章和对草拟的制敕签署意见。出自唐·罗隐《送李右丞分司》。

“批敕”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①用手掌打。例如~颊(打嘴巴)。②刮。例如~凿。③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例如~准。~示。~复。~语。~阅。~判。眉~(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④大量。例如~购。~销。⑤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例如一~货物。⑥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例如线~儿。
  • 拼音 chì 部首总笔画 11
    ①帝王的诏书、命令。例如~命。~书。~封。奉~。宣~。②告诫。例如申~。戒~。③古同“饬”,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