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体
niù tǐ
ㄋㄧㄡˋ ㄊㄧ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拗体
见“拗体诗"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08f97ea25">拗体诗”。
引证解释
见“拗体诗"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08f97ea25">拗体诗”。
国语辞典
拗体
诗人刻意将近体诗的平仄不依格律以求文句奇特、曲怪。
网络解释
拗体
律诗、绝句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者为“拗体”。具体地说在一个诗句中,如果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用了平声字,则该字就叫“拗字”。有“拗字”的句子就叫“拗句”。全诗用拗句、或大部分用拗句就叫做拗体。“拗体”是排合关系不合律的律体诗篇。
-
拗
拼音 ǎo,ào,niù 部首 扌 总笔画 8◎弯曲使断,折。例如竹竿~断了。 -
体
拼音 tǐ,tī 部首 亻 总笔画 7①人、动物的全身。例如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②身体的一部分。例如四~。五~投地。③事物的本身或全部。例如物~。主~。群~。④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例如固~。液~。~积。⑤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例如~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⑥事物的格局、规矩。例如~系。~制。⑦亲身经验、领悟。例如~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 xíng )。⑧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例如~谅。~贴。~恤。⑨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