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捏塑的解释
niē

捏塑

常用词

niē sù

ㄋㄧㄝ ㄙㄨˋ

时代词语

捏塑详解

词语解释

捏塑niē sù

  • 亦作“揑塑”。

  • 以泥塑造。

引证解释

  • 亦作“揑塑”。以泥塑造。

    唐•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唐朝上》:“时有 张爱儿 学 吴 画不成便为揑塑。”
    宋•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江 左人以泥揑塑人物有机关以动手足货於市,谓之快活三郎。”
    清•赵翼 捏塑传真》诗序:“虎邱 陆起元以揑塑人像称能手。”

国语辞典

捏塑niē sù

  • 用黏土或其他泥状的材料团合揉弄塑造成各种玩具、玩偶或器具的粗胚。。也作「捻塑」。

    如:「捏塑泥人」

网络解释

捏塑

捏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山东菏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入济南后经李俊兴等老艺人的传承逐渐形成了济南捏塑的独特风格。

“捏塑”单字拆分
  • 拼音 niē 部首总笔画 10
    ①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②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做成一定的形状。例如~饺子。~面人儿。③假造,虚构。例如~造。~陷。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3
    ①〔~性〕柔软,非流质,可任意变形的性质。②〔~料〕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经加热加压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材料。③用泥土等做成人、物的形象。例如~像。泥~木雕。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