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讹头
ná é tóu
ㄋㄚˊ ㄟˊ ㄊㄡ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拿讹头
讹诈作奸者的钱财。
引证解释
亦作“拿囮头”。讹诈、勒索作奸者的钱财等。参见“拏讹头”。
引明•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嵇山会馆唐大士像》:“居间曰擸縴指称曰太岁勒胁曰拿讹头。”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杜少卿 同 武书 听了一听,纔晓得是人来买綉香囊地方上几个喇子想来拿囮头却无实迹,倒被他駡了一场。”
亦省作“拿讹”。 《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回:“把儿子 骆有莪 补了校尉跟了人缉捕拿讹,也赚了许多横财,置房买地。”
国语辞典
拿讹头
以他人隐私敲诈财物。也作「拿囮头」。
引《醒世姻缘传·第八〇回》:「这不是借银子这是来拿讹头,耍诈几两银子的意思。」
网络解释
拏讹头
拏讹头(拏讹头)ná é tóu ㄣㄚˊ ㄜˊ ㄊㄡˊ 指讹诈作奸者的钱财。
-
拿
拼音 ná 部首 手 总笔画 10①用手取,握在手里。例如~笔。~枪。②掌握,把握。例如~主意。~权。~手。③挟( xié )制。例如~捏(故意刁难人,要挟人)。~大(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④侵蚀,侵害。例如让药水~白了。⑤逮捕,捉。例如~获。擒~。~问。⑥攻下,占领。例如一定要把敌人的碉堡~下来。⑦介绍,引出对象,相当于“把”例如我~你当亲人看待。⑧介词,引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用”例如~笔来写。 -
讹
拼音 é 部首 讠 总笔画 6①错误。例如~字。~误(文字、记载错误)。~谬。~传( chuán )。以~传~。②敲诈,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迫索取财物或其他权利。例如~诈。③谣言。例如~言(➊诈伪的话,谣言;➋胡言乱语)。④感化,变化:“岁月迁~。”⑤野火烧。 -
头
拼音 tóu,tou 部首 大 总笔画 5①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例如~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 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②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例如留~。剃~。③物体的顶端。例如山~。笔~。两~尖。④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如从~儿说起。~绪。⑤物体的残余部分。例如布~儿。⑥以前,在前面的。例如~三天。⑦次序在前,第一。例如~等。~生。⑧首领。例如~子。~目。⑨方面。例如他们是一~的。⑩临,接近。例如~睡觉先洗脸。⑪量词,多指牲畜。例如一~牛。⑫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例如三~五百。⑬( tou )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⑭( tou )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