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宿旗
niú sù qí
ㄋㄧㄡˊ ㄙㄨˋ ㄑㄧ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牛宿旗
古代朝廷的一种仪仗用旗。
引证解释
古代朝廷的一种仪仗用旗。
引《宋史·仪卫志三》:“次前部马队。第一队角宿、亢宿、斗宿、牛宿旗各一。”
《元史·舆服志二》:“牛宿旗青质,赤火焰脚画神人,牛首、皂襴、黄裳、皂舃。外仗绘六星,下绘牛。”
网络解释
牛宿旗
牛宿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niú xiǔ qí,是指古代朝廷的一种仪仗用旗。
-
牛
拼音 niú 部首 牛 总笔画 4①牛,哺乳动物,体型较大,肩部隆起,颈部长有短鬃毛,尾巴末端生长着长毛。牛的四肢强健有力,善于奔跑和跳跃。牛在人类社会中常被用来骑乘或拉车运输物品。常见的量词有“匹”,如“一匹牛”。在成语中,有“骏牛”表示健壮的牛,“牛到成功”寓意成功即将到来,“牛首是瞻”比喻跟随别人的行动。②牛也有表示“大”的意思,如“牛蜂”指体型较大的蜂,“牛勺”表示容量较大的勺子。③牛,还是一个姓氏,在我国姓氏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
宿
拼音 sù,xiǔ,xiù 部首 宀 总笔画 11①住,过夜,夜里睡觉。例如住~。留~。露~。~舍( shè )。~营。②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例如~将(经验丰富的老将)。~儒。名~。③平素,素有的。例如~愿。~志。~疾。~敌。~心。④隔夜的,隔年的。例如~雨(昨夜的雨)。~根。~草。⑤姓。 -
旗
拼音 qí 部首 方 总笔画 14①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例如~子。~帜。~号。~舰。~手。②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例如~人(满族人)。~籍。~袍。③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