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泥笋的解释
sǔn

泥笋

常用词

ní sǔn

ㄋㄧˊ ㄙㄨㄣˇ

时代词语

泥笋详解

词语解释

泥笋ní sǔn

  • 指含泥之荻芽。因荻之嫩芽似竹之笋故称。

  • 状如蚯蚓的小动物。

引证解释

  • 指含泥之荻芽。因荻之嫩芽似竹之笋,故称。

    唐•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泥笋苞初荻沙茸出小蒲。”
    仇兆鳌 注:“荻笋含泥,蒲茸出沙。”

  • 状如蚯蚓的小动物。

    明•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南人口食可谓不择之甚……又有泥笋者全类蚯蚓,扩而充之,天下殆无不可食之物。”

网络解释

泥笋

泥笋,读音ní sǔn,汉语词语,指含泥之荻芽或者状如蚯蚓的小动物。出自《五杂俎·物部一》。

“泥笋”单字拆分
  • 拼音 ní,nì 部首总笔画 8
    ①土和水合成的东西。例如~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②像泥的东西。例如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
  • 拼音 sǔn 部首总笔画 10
    ①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②竹子的青皮。例如~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③同“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