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冰
níng bīng
ㄋㄧㄥˊ ㄅㄧㄥ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凝冰
冰;结冰。
引证解释
冰;结冰。
引《庄子·在宥》:“其热焦火其寒凝冰。”
成玄英 疏:“若违情起怒,寒甚凝冰;顺心生喜,热踰焦火。”
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为寒则凝冰裂地为热则焦沙烂石。”
晋•陆机 《苦寒行》:“凝冰结重磵积雪被长峦。”
宋•范仲淹 《谢赐凤茶表》:“谨当饵为良药饮代凝冰,思苦口以进言励清心而守道。”
-
凝
拼音 níng 部首 冫 总笔画 16①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例如~结。~固。~冻。~集。~脂。~滞。②聚集,集中。例如~聚。~重( zhòng )。~神(聚精会神)。~思。~眸。~睇(注视)。~练。 -
冰
拼音 bīng 部首 冫 总笔画 6①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例如~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②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例如~糖。~晶石。③使人感到寒冷。例如~手~脚。④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例如把汽水~上。⑤洁白明彻。例如~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