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鸣鹑的解释
míng chún

鸣鹑

常用词

míng chún

ㄇㄧㄥˊ ㄔㄨㄣˊ

时代词语

鸣鹑详解

词语解释

鸣鹑míng chún

  • 鹌鹑。

  • 指南方朱鸟七宿。

引证解释

  • 鹌鹑。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臛 江 东之潜鼉臇 汉•南之鸣鶉。”
    宋 梅尧臣 《思归赋》:“膳羞则有鵁鶄野鴈泽鳧鸣鶉。”

  • 指南方朱鸟七宿。

    南朝 宋•鲍照 《野鹅赋》:“翔海泽之轻鸥,巢天宿之鸣鶉。”
    钱振伦 注引《埤雅》:“南方朱鸟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

网络解释

鸣鹑

鸣鹑是汉语词汇,拼音为míng chún,出自三国魏曹植《七启》。

“鸣鹑”单字拆分
  • 拼音 míng 部首总笔画 8
    ①鸟兽或昆虫叫。例如~啭。~唱。~叫。~禽。鸟~。②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例如~响。~奏。孤掌难~。③声明,发表意见、情感。例如~谢。~冤。百家争~。④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 拼音 chún 部首总笔画 13
    ①鸟名。古称羽毛无斑者为鹌,有斑者为鹑,后混称鹌鹑。《廣韻•諄韻》:“鶉,䳺鶉也。”②传说中的赤凤。《埤雅》引《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③星宿名。南方朱鸟七宿的总称。《左傳•僖公五年》:“鶉之賁賁,天策淳淳。”④鹑衣的简称。比喻破烂的衣服。《荀子•大略》:“子夏家貧,衣若縣鶉。”⑤通“醇”。纯美。《法言•寡見》:“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