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珊瑚
mù shān hú
ㄇㄨˋ ㄕㄢ ㄏㄨ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木珊瑚
枳椇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枳椇》。
引证解释
枳椇的别名。见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枳椇》。
网络解释
木珊瑚
木珊瑚,学名枳椇子又名木蜜、木饧、鸡距子、鸡爪梨、拐枣等,气味甘甜无毒,具有药用价值主治利大小便,止呕逆境,解酒毒辟虫毒。为鼠李科植物枳具(Hovenia bulcis Thunb),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性平味甘。为阳性树种分布安徽、浙江、江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四川等地。
-
木
拼音 mù 部首 木 总笔画 4①树类植物的通称。例如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②木料、木制品。例如~材。~器。~刻。~匠。~已成舟。③棺材。例如棺~。④质朴。例如~讷(朴实迟钝)。⑤呆笨。例如~鸡。⑥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例如麻~。⑦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⑧姓。 -
珊
拼音 shān 部首 王 总笔画 9①〔~瑚〕由一种叫珊瑚虫的腔肠动物的外骨骼聚集而成。用“珊瑚”喻珍奇之物或人才,如“铁网~~”(喻搜罗珍奇之物或人才)。②〔~~〕a。形容衣裙玉佩的声音;b。摇曳多姿的样子。 -
瑚
拼音 hú 部首 王 总笔画 13①〔~琏〕古代盛黍稷的祭器,用以喻人有立朝执政的才能。②〔珊~〕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