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裹针
mián lǐ guǒ zhēn
ㄇㄧㄢˊ ㄌㄧˇ ㄍㄨㄛˇ ㄓㄣ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绵里裹针
书法术语。比喻字体笔画肉丰见骨、外柔内刚。
-
绵
拼音 mián 部首 纟 总笔画 11①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例如丝~。~绸。~里藏针。②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例如~薄。~软。~力。③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例如~延。~联。~长。~亘。连~。④性情温和。例如他平时挺~。 -
里
拼音 lǐ 部首 里 总笔画 7①居住的地方。例如故~。返~(回老家)。②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例如~弄( lòng )。③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例如一~(等于五百米)。~程牌。④衣物的内层。例如被~。⑤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例如~外。心~。这~。那~。⑥姓。 -
裹
拼音 guǒ 部首 衣 总笔画 14①包;缠绕。例如~脚。把这包糖~好。~足不前。②夹带;夹杂。例如不该把次货~进去卖。好人坏人~在一起一时分不清。③方言,吸(奶)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奶。 -
针
拼音 zhēn 部首 钅 总笔画 7①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例如~线。②细长像针的东西。例如时~。③用针扎治病。例如~灸。④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例如~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