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mù chūn
ㄇㄨˋ ㄔㄨㄣ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暮春
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
英end of spring;
引证解释
春末,农历三月。
引《逸周书·文傅》:“文王 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 江 南草长,杂花生树羣鸎乱飞。”
《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梁元帝 《纂要》:“三月季春亦曰暮春。”
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王慧诗》:“﹝ 王慧 ﹞《闺词》云:‘轻寒薄暖暮春天小立闲庭待燕还。’”杨朔 《木棉花》:“北方才是暮春你在这儿却可以听见蝉、蛙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虫在得意地吟鸣。”
国语辞典
暮春
阴历三月春季的末期。
引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西游记·第九回》:「正是暮春天气和风吹柳绿,细雨点花红。」
网络解释
暮春 (春天最后一段时间)
暮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mù chūn ,指春季的末尾阶段即农历三月,此时雨水较多。有一首诗也叫暮春: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