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百姓
lí mín băi xìng
ㄌㄧˊ ㄇㄧㄣˊ ㄅㄞˇ ㄒㄧㄥ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黎民百姓
“黎”,《尔雅》释为“众”故“黎民”即众民,乃西周开始对普通老百姓的俗称。
-
黎
拼音 lí 部首 氺 总笔画 15①众,众多。例如~民。~庶。②古通“黧”,黑色。③古国名。④姓。 -
民
拼音 mín 部首 氏 总笔画 5①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例如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②指人或人群。例如居~。~族。③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例如~间。~歌。~谚。~风。~情。④某族的人。例如汉~。回~。⑤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例如农~。渔~。⑥非军事的。例如~品。~航。⑦同“苠”。 -
百
拼音 bǎi 部首 一 总笔画 6①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例如~步穿杨。~儿八十。~分比。②喻很多。例如~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 xīng )。 -
姓
拼音 xìng 部首 女 总笔画 8①表明家族的字。例如~氏。~名。贵~(询问对方姓氏的敬辞)。②平民。例如万~。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