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宅使
liù zhái shǐ
ㄌㄧㄡˋ ㄓㄞˊ ㄕ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六宅使
唐宋时皇帝诸子年长后分院居住并置十宅、六宅使负责管理诸宅院事务。后只称六宅使。
引证解释
唐•宋 时皇帝诸子年长后分院居住并置十宅、六宅使负责管理诸宅院事务。后只称六宅使。 宋•高承 《事物纪原·横行武列·六宅》:“《宋朝会要》曰:唐 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云六宅。
引宋朝 因之。”
《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高绍基 屡奏杂虏犯边冀得承袭,帝遣六宅使 张仁谦 诣 延州 巡检 绍基 不能匿,始发父丧。”
胡三省 注:“《职官分纪》曰:唐 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曰六宅。”
网络解释
六宅使
六宅使,官名。唐朝于诸王府置。五代沿置为诸司使之一。
宋初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造转之阶。
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为正七品。
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武节大夫。西厦初期仿宋朝置,为内侍官。
-
六
拼音 liù,lù 部首 八 总笔画 4①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如~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 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
宅
拼音 zhái 部首 宀 总笔画 6①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例如住~。内~(指住宅内女眷的住处)。~门。~邸。~第。②葬地,墓穴。例如~兆(坟墓的四界)。③居住。例如~心仁厚(居心仁义厚道)。 -
使
拼音 shǐ 部首 亻 总笔画 8①用。例如~用。~劲。~役。~力。~钱。②派,差谴。例如~唤。~命。~女。③让,令,叫。例如迫~。④假若。例如假~。即~。⑤奉命办事的人。例如~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