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砦
lù zhài
ㄌㄨˋ ㄓㄞ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鹿砦
用树木设置的形似鹿角的障碍物。分为树枝类与树干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防步兵。后者主要用于防坦克。设置时可用有刺铁丝、手榴弹和地雷予以加强。
英abatis;
引证解释
军营的防御物。参见“鹿角”。
引茹志鹃 《百合花》:“战斗开始后的几十分钟里一切顺利伤员一次次带下来的消息都是我们突破第一道鹿砦第二道铁丝网占领敌人前沿工事打进街了。”
李瑛 《海上》诗:“脚下波涛的鹿砦绊不倒他;头上雨的绳缆也索不住。”
国语辞典
鹿砦
旧时作战时的防御设施。参见「鹿角」条。
-
鹿
拼音 lù 部首 鹿 总笔画 11①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②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空虚。”③粗,粗劣。例如~裘。~布。~床。④姓。 -
砦
拼音 zhài 部首 石 总笔画 11①同“寨”。➊栅栏。《廣韻•夬韻》:“砦,山居以木栅。”《集韻•夬韻》:“柴,籬落也。或作寨、砦。” ➋营垒;军营。《篇海類編•地理類•石部》:“砦,壘也。” ➌村寨,寨子。明袁宏道《袁中郎遊記•嵩遊第二》:“蘆風水響,環繞山砦。”②盛饲料的器具。清范寅《越諺》卷中:“豬狗雞砦:豬、狗、雞皆待餧,盛餧物之器曰砦。”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