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七宗
liù jiā qī zōng
ㄌㄧㄡˋ ㄐㄧㄚ ㄑㄧ ㄗㄨㄥ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六家七宗
佛教语。
引证解释
佛教语。 魏 晋•时期般若学各派的总称。佛教徒对般若部诸经所讲的“空”义产生不同理解至 东晋 形成“六家七宗”即 道安 的“本无宗”、 支敏度 的“心无宗”、 支道林 的“即色宗”、 于法开 的“识含宗”、 道壹 的“幻化宗”、 于道邃 的“缘会宗”是为“六家”。其中“本无”又分出“本无异宗”,故名“七宗”。
国语辞典
六家七宗
东晋时期佛教解释《般若经》的派别。《般若经》初传中国时限于对印度文化理解的方式产生不同的异解,遂有「六家七宗」,其代表分别为道安的本无宗、支道林的即色宗、于法开的识含宗、道壹的幻化宗、支愍度的心无宗、于道邃的缘会宗、竺法深、竺法汰的本无异宗。前六者是六家若加上本无异宗则称为「七宗」。
网络解释
六家七宗
六家七宗,是说东晋时代的佛教学者对于般若性空的解释各出异义,纷纭不一。姚秦鸠摩罗什门下沙门僧肇在他所撰《不真空论》当中归纳作心无、即色、本无三义。虽然他极力摆脱以往老庄对佛学的影响然而其思想仍然在老庄哲学思维内。刘宋建康庄严寺昙济扩充作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六家七宗。后来下定林寺僧镜撰《实相六相论》南齐汝南周颙撰《三宗论》,都是七宗论的流亚。
-
六
拼音 liù,lù 部首 八 总笔画 4①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如~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 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
家
拼音 jiā,jia,jie 部首 宀 总笔画 10①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例如~庭。~眷。~长( 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②家庭所在的地方。例如回~。老~。安~。③居住:“可以~焉”。④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例如~祖。~父。~翁。~母。~慈。⑤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例如~畜。~禽。⑥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例如酒~。农~。⑦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例如专~。行( háng )~。作~。科学~。⑧学术流派。例如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⑨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例如一~人家。⑩姓。 -
七
拼音 qī 部首 一 总笔画 2①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②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③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
宗
拼音 zōng 部首 宀 总笔画 8①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例如祖~。~庙。~祠。②家族。例如~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族。~室(帝王的宗族)。~兄。③派别。例如~派。禅~(佛教的一派)。④主要的目的和意图。例如~旨。开~明义。⑤尊奉。例如~仰。⑥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例如~师。⑦量词,指件或批。例如一~心事。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