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吏部郎的解释
láng

吏部郎

常用词

lì bù láng

ㄌㄧˋ ㄅㄨˋ ㄌㄤˊ

时代词语

吏部郎详解

词语解释

吏部郎lì bù láng

  • 古官名。

引证解释

  • 古官名。 东汉 置吏部郎中主管选举。或称为“吏部郎”。后代因之。

    《晋书·毕卓传》:“太兴 末为吏部郎。”
    《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上赏 谢朓 之功迁尚书吏部郎。”
    胡三省 注:“《唐六典》曰:吏部郎,职在选举。 魏 晋 用人妙於时选,其诸曹郎功高者迁吏部郎,歷代品秩皆高於诸曹郎。”

“吏部郎”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6
    ①旧时代的大小官员。例如~治。官~。②旧指小公务员。例如~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①全体中的一份。例如~分(“分”读轻声)。外~。腹~。局~。全~。~件。~位(位置)。②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例如外交~。编辑~。~队(军队)。③具有统属关系。例如所~五十人。~下。~将。~属。~首。~落( luò )。④安置安排。例如~署。⑤量词。例如一~小说。三~汽车。
  • 拼音 láng,làng 部首总笔画 8
    ①对年轻男子的称呼。例如大~。~才女貌。②对某种人的称呼。例如货~。女~。③旧时妻称夫或情人。例如~君。④封建时代的官名。例如~中(①古官名;②中医医生)。侍~。员外~。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