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牢禀的解释
láo bǐng

牢禀

常用词

láo bǐng

ㄌㄠˊ ㄅㄧㄥˇ

时代词语

牢禀详解

词语解释

牢禀láo bǐng

  • 亦作“牢廪”。

  • 粮饷。

引证解释

  • 亦作“牢廩”。粮饷。

    《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诸将多断盗牢稟私自润入。”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牢价直。”
    《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四年》:“乌桓 以牢稟逋县多叛还本国。”
    胡三省 注:“牢,价直也。稟,给也。”
    《宋史·吕公弼传》:“卫兵年四十以上稍不中程者,减其牢廩,徙之 淮南。”

网络解释

牢禀

牢禀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áo bǐng ,是指粮饷。

“牢禀”单字拆分
  • 拼音 láo 部首总笔画 7
    ①养牲畜的圈( juàn )例如虎~。亡羊补~(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笼。②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例如太~(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③监禁犯人的地方。例如监~。坐~。④结实,坚固,固定。例如~固。~稳(❶稳妥可靠;❷物体稳定,不摇晃)。~记。~不可破。
  • 拼音 bǐng 部首总笔画 13
    ①承受,生成的。例如~性。~赋。②指下对上报告。例如~报。~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