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散
kuì sàn
ㄎㄨㄟˋ ㄙㄢ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溃散
被打垮而逃散。
引证解释
被打垮而逃散。
引《旧唐书·窦建德传》:“守兵既少闻 士达 败,众皆溃散。”
《水浒传》第一〇五回:“贼将 张寿 领救兵二万前来被 林冲 等杀其主将 张寿其餘偏牙将士及军卒都溃散去了。”
章炳麟 《文学总略》:“曾国藩 又杂钞经史百家经典成文不虞溃散,钞将何为。”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四章:“郭祥 接到命令:立刻到 苍鹰岭 以南的大山里去搜剿一股溃散的敌人。”
也指溃败逃散的人。 《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我兵东返 自成 乃鳩合溃散,走 平阳。”
国语辞典
溃散
溃败、逃散。
引《后汉书·卷五八·臧洪传》:「命多作陷冰丸以投于河。众遂溃散,和亦病卒。」
近溃败
网络解释
溃散
溃散,汉语词汇。
拼音:kuì sàn
释义:1、指被打垮而逃散。2、指溃败逃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