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剟
kān duō
ㄎㄢ ㄉㄨㄛ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刊剟
删削;削除。
引证解释
删削;削除。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删取其要” 司马贞 索隐引 唐•颜师古 云:“删要非谓削除其词,而説者谓此赋已经史家刊剟失之也。”
《新唐书·儒学传下·元澹》:“魏光乘 请用 魏徵 《类礼》列於经帝命 行冲 与诸儒集义作疏将立之学,乃引国子博士 范行恭 、四门助教 施敬本 采穫刊剟为五十篇上於官。”
清•王懋竑 《书座右二章》诗:“我心似寒灰百念俱刊剟。”
网络解释
刊剟
刊剟,读作kān duō,汉语词语,是指删削,削除。
-
刊
拼音 kān 部首 干 总笔画 5①斫,消除,修改。例如~误(亦作“勘误”)。校( jiào )~。不~之论(喻至理名言)。②刻。例如~石。~印。~本。③排版印刷。例如~行( xíng )。创~。~登。~载。④出版物。例如~物。报~。书~。 -
剟
拼音 duō 部首 刂 总笔画 10①刊削;删除。《廣雅•釋詁三》:“剟,削也。”②割取;选取。《漢書•賈誼傳》:“盜者剟寢户之簾,搴兩廟之器。”③刺,戳。《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榜笞數千,刺剟,身無可擊者,終不復言。”④击。《廣韻•末韻》:“剟,擊也。”⑤通“贅”。无用的。《淮南子•繆稱》:“物莫無所不用……是故聖人制其剟材,無所不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