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钟
jiǔ zhōng
ㄐㄧㄡˇ ㄓㄨㄥ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九钟
传说丰山有九口钟霜降而鸣。
引证解释
传说 丰山 有九口钟霜降而鸣。
引《山海经·中山经》:“﹝ 丰山 ﹞有九鐘焉是知霜鸣。”
郭璞 注:“霜降则鐘鸣,故言知也。”
汉•王褒 《九日从驾》诗:“律改三秋节气应九鐘霜。”
晋•郭璞 《九钟》诗:“九鐘将鸣,凌霜乃落气之相应,触感而作。”
网络解释
九钟
传说 丰山有九口钟,霜降而鸣。《山海经·中山经》:“﹝ 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
钟
拼音 zhōng 部首 钅 总笔画 9①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例如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②计时的器具。例如~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③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例如~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④杯子。⑤集中,专一。例如~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