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金印紫绶的解释
jīn yìn shòu

金印紫绶

常用词

jīn yìn zǐ shòu

ㄐㄧㄣ ㄧㄣˋ ㄗˇ ㄕㄡˋ

时代词语

金印紫绶详解

词语解释

金印紫绶jīn yìn zǐ shòu

  •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绶。”亦作“金章紫绶”。《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嫔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绶。”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引证解释

  •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 魏 晋 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綬。”
    《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綬。”
    亦作“金章紫綬”。 《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嬪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
    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唐•李白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綬来相趋。”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选高班每每东头近圣颜。”
    明•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綬。”
    亦省称“金紫”。 汉•蔡邕 《陈太丘碑文》:“何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紆佩金紫,光国垂勋。”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圣恩横加猥赐金紫。”
    《南史·江淹传》:“卿年三十五已为中书侍郎,才学如此何忧不至尚书金紫。”

“金印紫绶”单字拆分
  • 拼音 jīn 部首总笔画 8
    ①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例如黄~。~子。~笔。②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例如~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③钱。例如现~。基~。挥~如土。④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例如~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①钲声;②钟声)。~鼓(锣鼓)。⑤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⑥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例如~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①盛酒器;②喻疆土完整)。~城汤池。⑦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例如~鱼。~乌(太阳)。~龟。~丝猴。⑧中国朝代名。例如~代。⑨姓。
  • 拼音 yìn 部首总笔画 5
    ①图章,戳记。例如~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②痕迹。例如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③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例如~刷。排~。~制。~发( fā )。④彼此符合。例如~证。心心相~。⑤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例如~象。⑥姓。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
    ①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例如~红。~铜。~外线。~药水。②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例如~衣。~书(①道经;②皇帝诏书)。~诰(帝王诏令)。~台(神仙、帝王所居)。~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绶。~垣(皇宫)。~阙。~光阁。~禁城。~袍金带。③姓。
  • 拼音 shòu 部首总笔画 11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例如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