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疤
jié bā
ㄐㄧㄝˊ ㄅㄚ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节疤
某些植物(竹、苇等)茎杆节上的突起部分;树干上枝杈去掉后长成的疤瘤。
英knot;
引证解释
竹子和树木的主干砍去枝节后留下的疤痕。
例如:这根木棍节疤多很刺手。
喻指事情遇到阻难。
引沙汀 《还乡记》二一:“‘今天碰到节疤了!’ 冯大生 喃喃说。”
网络解释
节疤
节疤,拼音jié bā,汉语词汇,意思是某些植物(竹、苇等)茎杆节上的突起部分。
-
节
拼音 jié,jiē 部首 艹 总笔画 5①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例如竹~。~外生枝。②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例如关~。两~车厢。③段落,事项。例如~~(一段一段地,逐步)。~目。④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例如~气。~令。⑤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例如~日。⑥礼度。例如礼~。⑦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例如~奏。~拍。~律。⑧操守。例如~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⑨省减,限制。例如~省。~制。开源~流。⑩略去,简略。例如~选。~录。⑪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例如符~。使~。⑫姓。 -
疤
拼音 bā 部首 疒 总笔画 9①伤口或疮平复以后留下的痕迹。例如伤~。疮~。~痕。②器物上像疤的痕迹。例如坛子磕了一个~。